江苏五分

江苏五分 >> 新闻公告 >> 工作动态 >> 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 正文
课程思政报道之一——走近“课程思政”:二级学院扎实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
日期:2021-01-01 14:33:28  发布人:jwc  浏览量:536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推进我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教务处根据我校秋学期教学工作和落实“课程思政”专题工作部署会要求,于12月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观摩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校上下联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即日起,教务处将陆续展示二级学院、公共教研室活动风采,优秀教学团队课堂风采和案例设计,供全校教师学习、借鉴。希望全校教师能够因课制宜,深入思考,科学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积极探索符合课程实际的课程思政模式,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课堂获得感和满意度。

 

建筑工程学院:匠心育人 融通思政  

12月恰是建筑工程学院专业课程实践月。学院组织所属20个班级进行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专业见习和装饰制图与识图等21个项目的实训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认真打磨教学设计,以身示范,从优秀职业工匠的工作细节入手,教会学生应具备细心、耐心、恒心等“匠心”品质。很多专业课程都体现出对职业的尊重,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关注人文关怀教育,在课程思政中挖掘职业德育元素,是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最深的体会。建筑专业担负着培养优秀建筑人才使命,要提升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专业力,就是遵循专业特色,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院老师们将课堂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创新学生课程学习评价,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评价内容,确保课程思政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1.jpg

 

鲁迅艺术学院:“艺”起思政寻路径 立德树人谱新篇

鲁艺学院充分结合学院历史、专业特色,拟定“思政融合”方案,将课程思政理念注入专业课程,遴选顾阳卿、徐丽静老师担任团队带头人,精心打造音乐、美术两支充满活力的专业课程思政团队。

“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唱什么样的歌,反映了这个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反映了这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底蕴。”思政教学与声乐教学受众目标的一致性,为二者相互协同建立了良好基础。团队结合专业课程特色,教学素材选取我校大型原创音乐剧《华中鲁艺记》中的主旋律唱段《无名草》。作品中反映的“无名草”精神,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一种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老师们进行该作品教学,引领学生走进鲁艺历史,感悟鲁艺精神。同时,教师在学生演唱打磨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把握作品思想内涵、理解人物形象,使演唱更具感染力。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同时,爱国情感得到升华,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学中落到实处。

美术教育以美育作为核心,引导学生由审美至善。团队以“思政融合”为背景,以“风景写生”课程教学在“课程思政”的实际应用为主题开展研究,仔细分析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根据不同时间、地点及采风特点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美术专业与思政融合教育的实效性。以博物馆、烈士陵园等人文景观为主要教学现场,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点掌握同时了解景观本身蕰涵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节,激励学生争当人类精神文明领域的开拓者。

 


2.jpg

 

人文教育学院:课程思政 润物无声

人文教育学院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以赛促教,稳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学院青年教师紧扣专业特色和优势,根据育人目标深挖专业体系中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方式,发掘蕴含于其中的育人价值和精神,通过拓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广度和深度,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顽强拼搏的理想信念。

评委根据参赛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贯彻教书育人与课程育人;是否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相融合;是否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是否遵循专业知识、学科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原则等评价指标,对课程教学进行评比,并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细致的点评。经过选手激烈角逐与评委合议,最终确定商务英语专业陆艳艳老师领衔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参加校级比赛。

 


3.jpg

 

图文:王燕燕  编辑:苗志金  审核:林琳

核发: 点击数:536收藏本页